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,一般在每年公历的9月8日左右。白露开始,已进中秋,早晚天气变得更凉,万物增加了收敛、萧条的程度,此时燥气渐…

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,一般在每年公历的9月8日左右。
白露开始,已进中秋,早晚天气变得更凉,万物增加了收敛、萧条的程度,此时燥气渐盛,燥易伤肺伤阴,日久容易导致阴虚燥热,引起咳嗽、干燥综合征等。因此,白露前后要注意呼吸系统的保养,养阴润肺,预防鼻腔疾病、、支气管疾病等。
白露天气:昼夜温差大
白露过后,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代替,冷空气转守为攻,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,昼夜温差变大,白天温度还比较高,但夜间温度却已经很低,差异在10-15℃。虽然白露时节有可能会出现低温连阴雨的天气,但总体上还是比较干燥。
白露民俗:品清茶,喝米酒
到了白露节气,秋意日益浓厚,许多地方有在这天喝“白露茶”的习惯。白露前后的茶叶经过夏日的酷热,褪去了春茶鲜嫩的外衣,磨去了夏茶的苦涩,变得耐泡,而且有独特的醇香。通常到白露时,家里的春茶基本上消耗得差不多了,白露茶的上市正好形成“接力”。
白露养生:滋阴护阳,适当保暖

◎注意腹部保暖
白露季节有一个重要的养生原则,就是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,特别是露背装、露脐装。要注意夜晩保暖,不盖被子或被子过薄,会使腹部受凉而引起急性、腹泻、呕吐。另外,应随外界气温冷暖及时增减衣服,衣服宜选用轻柔、松软、保暖性强的材料,以免患上感冒或诱发、等呼吸道疾病。
保持好心情,不做林妹妹
秋季树叶纷飞,天地间开始变得萧索,敏感的人容易“悲秋”。因此,白露前后,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,常和家人、朋友聊天,听放松的音乐,多参加集体活动,以收敛神气,不使神志外驰,清静养神。
睡前泡脚保养肾气
从白露开始,大气越来起凉,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等症状,从中医上来说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。所以,从白露起要补养肾气,可以坚持晚上睡觉之前泡脚。

充足睡眠,预防“秋乏”
夏去秋来,天气由炎热得凉爽宜人,人体进入休整期,此时会产生疲也就是常说的“秋乏”。要想缓解“秋乏”,首先要充足的睡眠。从白露时节开始,晚上应在22:30之前入睡,晚不超过23点。人只有睡眠充足,才能够精力充沛。熬夜伤阴,做“夜貓子”会降低人体免疫力。
动静结合,身体倍儿棒
在白露时节,劳逸结合,适量运动,能为健康加分。老年人可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拳、自我按摩等;中青年人可跑步、打球、跳舞、爬山、游泳等。我们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。
吃在白露:养阴,保护脾胃
◎养阴生津,收敛肺气
日常生活中,应多吃梨、甘蔗
荸荠、柚子、枇把等具有很好润功效的水果以及乌鸡、猪肺、龟肉、银耳、蜂蜜、芝麻、豆浆、藕、核桃、薏米、花生、鸭蛋、波菜等清热滋阴的食物。还可适当选用一些具有养阴功能的中药来调养身体。如西洋参、燕窝、沙参、麦冬、石斛、玉竹等。
保护肠胃,切莫贪凉
“秋瓜坏肚”,即指秋天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腹泻、下痢、便溏等防道疾病。因此,白露节气后,不宜多吃寒凉食物或生冷不洁的瓜果,尤其是脾胃虚寒者要忌吃。

防秋燥
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,容易出现口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等症状。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,也可选用一些止咳化痰、滋阴益气的中药,如人参、沙参、西洋参、百合、杏仁、川贝等,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。
慎“秋冻”
“春捂秋冻”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。
当然,秋冻并非人人皆宜。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,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,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,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,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不要秋冻。
除此之外,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、慢性患者、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“秋冻”。
抓住商机 立刻联系
马上留言 共同发展
温馨提醒: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,倡导诚信合作、互惠共赢!为了保证您的利益,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,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,以免造成损失。